
2023年9月美国空军发布了B-21突袭者隐身轰炸机的新照片,而许久没有动静的轰20也放出了新消息。据俄罗斯媒体《自由媒体网》爆料,轰20很可能在2023年国庆节首飞以献礼全中国人民,如果此事属实,将意味着中国也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隐身飞翼轰炸机技术,中国的战略打击力量再添一员大将。
神秘的轰20
轰20的热度虽然已经炒了好几年,但实际曝光的信息却少得可怜。即便是中航工业公布的也只有几张概念图和官方宣传片中的彩蛋。轰20的曝光度远不如B-21,至少我们现在已经了解B-21的正面和侧面特征,而轰20甚至连气动构型都还没有与世人见面。
根据国内外关心轰20项目进度的网友猜测,轰20很可能将成为中国空军唯一的战略轰炸机型号,这也是自轰6系列服役以来,中国第一次全新研制的轰炸机。目前坊间对轰20的阵容主要有两种说法,一是轰20就是中国版的B-2,不管是气动构型还是大小都如出一辙,采用了较为经典的飞翼设计,最大起飞重量在200吨左右。
二是轰20相比B-2还要再大一圈,装备四台无加力燃烧室的涡扇10C或者涡扇15发动机,这也算是一种取巧的思路,但也意味着中美两国的隐身轰炸机走向不一样的技术路线,B-21相比B-2越来越小,而轰20则越来越大,谁更符合未来的空中态势,只有实战才能论证。
但不可否认的是,轰20将极大提高中国空军紧缺的战略打击能力,这种轰炸机必然能够携带足够的载荷飞行1万公里以上的航程,否则就很难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,毕竟轰6N在接受空中加油后实际上也能达到这个航程。
也只有达到这样的航程标准,轰20才能真的具备穿越第一和第二岛链的能力,并对中国周边的美国军事基地群如日本、菲律宾、关岛等形成威胁,甚至于直接打击美国本土。这也是为何其被称为战略轰炸机,如果没有空基核威慑,能叫战略武器吗?
折腾拜登的新型武器
关于轰20,美国著名军事媒体《1945》的评价很有意思,他们称轰20会成为美国总统拜登的噩梦让其夜不能寐。之所以会这样说,其实就是因为轰20对美国的巨大威慑作用。中国空军一旦装备这种机型,就将转型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空军,目前战略运输力量已经有运20和一些伊尔76形成,未来轰20+轰6K/N的组合又能进一步形成战略轰炸能力,中国空军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《1945》也给出了他们认为轰20相对于美国轰炸机的优势,首先轰20的生产和运营费用都必然小于美国轰炸机,不论是B-2还是B-21。这在第五代战机上就已经得到证明,歼20在更短的时间用更低的成本实现了更高的生产效率,而美国即便是F-35也是在订单数量达到了1000架以后,造价才回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。
美国B-2隐身轰炸机曾是世界上造假最昂贵的航空器,其单价达到了惊人的20亿美元,要知道那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20亿美元,堪称绝对的天价,所以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空军也仅仅只买了20架就作罢,这类比等比例等重黄金还要昂贵的飞机在世界上都极为罕见。
而轰20的表现则会更加合理,这要拜我国产业超级完善的制造业所赐,有一些军事专家甚至表示中国人打造轰20的价格可能还不到美国B-2的一半,但轰20却必然比B-2拥有更好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和穿透打击效果,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先进的配套武器,如高超音速弹药增强轰20的突防能力。
至于为什么会让拜登做噩梦,这是因为轰20的出现,让一个能够实施战略打击的隐身平台不再是美国的专利。未来中美一旦开战,虽然不太可能看到轰20突袭美国本土的那天,但袭击关岛乃至夏威夷却完全有可能出现,凭借强悍的隐身能力,轰20将对当地美军基地的防空构成重大威胁。
无法解决的问题
轰20迟迟没有亮相是有原因的,根据坊间的推测,轰20的研发可能进入一个不得不进行的大改阶段,因为轰20诞生的时间正好是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爆发式增长的前夜。而作为一种隐身轰炸机,轰20的载弹必须全部通过内部弹舱实现,但轰20最初定型时的弹舱大小仅仅能装载传统的空中打击弹药,并不适配体积更大的高超音速弹药。
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,因为中国作为高超音速领域的佼佼者,没有理由在轰20上放弃自己的优势,但更改原始设计又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。真正让中航工业下定决心的很可能就是B-21的出现。因为相比B-2,B-21明显在作战模式和设计思路上都进行了升级,也就是B-2第二代产物。
如果轰20依旧仅仅是B-2的简单复制品,就意味着新轰炸机刚一问世就又落后美国空军一代,这是我国无法接受的。而如何让轰20获得远超B-2的能力,搭载高超音速武器就是一个捷径,轰20依靠隐身能力突入敌方防空圈,发射的高超音速弹药即便被敌方雷达发现也无法实施成功拦截。如果俄罗斯媒体的预测正确,轰20会在2023年国庆首飞,这一推论也将得到验证。
